中国经济微观察
电力市场加速互联互通 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夏日的用电高峰里,千家万户的灯光、各行各业的运转,都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撑。
而在这背后,一个覆盖更广、效率更高的电力市场正在加速形成——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的建立,正让全国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以下简称《方案》),为电力市场互联互通、联合运行按下“加速键”。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市场总监、市场营销部(客户服务部)总经理李敏虹做客经济高质量发展专家谈时表示,这一机制的建立,是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关键举措,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李敏虹表示,《方案》立足我国当前跨经营区电网结构和电力市场发展阶段,明确了“公平对等,分类组织,界面清晰,协同高效”原则,针对不同送电场景,覆盖多类交易品种,分类设计了交易组织流程,为电力市场互联互通、联合运行搭建起坚实框架。
具体而言,在交易场景方面,区分大型直流工程送电、联网工程电能互济交易和相邻省区电源灵活转供三类场景,支持双边协商、挂牌及集中竞价等交易方式;交易品种则涵盖电力中长期、绿电和现货市场,根据不同场景的电力电量平衡关系及市场成员特点,详细设计了市场准入、安全校核、交易执行、绿证划转、信息披露等业务流程,让电力交易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
李敏虹分析称,《方案》建立的“四个联合”机制——联合交易组织、交易结算、现货运行、机构运营,打破了过去的市场壁垒,实现了两网交易平台信息共享互认,让市场成员“一地注册、全国共享”,跨电网经营区电力交易业务线上一触即达,大幅提高了交易组织效率、市场成员参与便捷度,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
电力的顺畅流动,离不开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
李敏虹介绍,当前,南方电网与国家电网跨经营区联络通道已具备880万千瓦的输电能力,包括三峡送广东大型直流工程,广东与福建联网互济工程,以及湖南、贵州相邻省区灵活转供电源。根据国家统筹规划,预计“十五五”期间还将新增多项跨电网互联互通输电工程,为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提供更有力的硬件支撑。
机制的生命力在于实践。
李敏虹还表示,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的指导下,南方电网公司与国家电网公司开展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促进电力资源在全国更大范围高效流动。今年3月,全国首次跨经营区绿色电力交易成功开展,上海电力用户购买广西风光发电企业清洁能源,成交电量5300万千瓦时,为新能源消纳开辟新路径;6月13日至30日,华北、东北、西北3100万千瓦时风光新能源输送至广东,为当地企业提供绿色电力,助力大湾区转型;迎峰度夏时,通过广东与福建联网通道,广东、广西、云南支援华东电力供应,累计成交电量21.4亿千瓦时,筑牢全国电力安全防线。
如今,跨电网经营区交易的热度持续攀升,各方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
李敏虹透露,预计今年全运会期间,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还将联合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开展蒙西送广东绿电交易,推动首次实现“三网协同”交易。从促进新能源消纳到服务企业绿色转型,从保障电力安全供应到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电力市场的互联互通、联合运行,正让每一度电都发挥出更大价值,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着坚实支撑。(人民网记者 许维娜 王天乐)
shoucicilianxujiangyuyingxiangjiaodadezhumadianshizai5yue26rijuban“sanxia”shengchanzhuantixinwenfabuhuibiaoshi,jinnianzhumadianshixialiangbozhongmianji1173wanmu,bishangnianzengjia1.27wanmu,qizhongxiaomai1171.4wanmu,bishangnianzengjia3.1wanmu。tongguoyuchanfenxi,jinnianxiaomaimusuishu、suilishujiaoshangnianlvezeng,qianlizhonglvejian,danchan、zongchanjiaoqunianjunyousuozengjia,xialiangfengshouzaiwang。受(shou)此(ci)次(ci)连(lian)续(xu)降(jiang)雨(yu)影(ying)响(xiang)较(jiao)大(da)的(de)驻(zhu)马(ma)店(dian)市(shi)在(zai)5(5)月(yue)2(2)6(6)日(ri)举(ju)办(ban)“(“)三(san)夏(xia)”(”)生(sheng)产(chan)专(zhuan)题(ti)新(xin)闻(wen)发(fa)布(bu)会(hui)表(biao)示(shi),(,)今(jin)年(nian)驻(zhu)马(ma)店(dian)市(shi)夏(xia)粮(liang)播(bo)种(zhong)面(mian)积(ji)1(1)1(1)7(7)3(3)万(wan)亩(mu),(,)比(bi)上(shang)年(nian)增(zeng)加(jia)1(1).(.)2(2)7(7)万(wan)亩(mu),(,)其(qi)中(zhong)小(xiao)麦(mai)1(1)1(1)7(7)1(1).(.)4(4)万(wan)亩(mu),(,)比(bi)上(shang)年(nian)增(zeng)加(jia)3(3).(.)1(1)万(wan)亩(mu)。(。)通(tong)过(guo)预(yu)产(chan)分(fen)析(xi),(,)今(jin)年(nian)小(xiao)麦(mai)亩(mu)穗(sui)数(shu)、(、)穗(sui)粒(li)数(shu)较(jiao)上(shang)年(nian)略(lve)增(zeng),(,)千(qian)粒(li)重(zhong)略(lve)减(jian),(,)单(dan)产(chan)、(、)总(zong)产(chan)较(jiao)去(qu)年(nian)均(jun)有(you)所(suo)增(zeng)加(jia),(,)夏(xia)粮(liang)丰(feng)收(shou)在(zai)望(wang)。(。)
温州4起坠树警情 2人心跳停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河南省是中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小麦品质也很好,是全年国家粮食收获的重要部分,同时,作为粮食大省,麦收收入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尤其是在收获季节,农民对小麦收成情况更加敏感。